重生儿黄疸是指重生儿不断铲除胎儿血红蛋白,然后引起血胆红素水平升高,呈现皮肤、粘膜及巩膜黄染的病症。
因为很常见,很多人认为多晒晒太阳,喂点玉米须水,吃点中药就没事了。
殊不知胆红素有必定的毒性,当它在身体内堆集到必定程度,或许宝宝有早产、溶血、感染、酸中毒等高危要素时,不及时处理或许采纳不恰当的办法,可能会产生严峻并发症,“黄疸入脑”引起胆红素脑病(如抽痉,脑瘫等)而遗憾终生,这样的经验屡见不鲜!

今年5月初,市博爱医院重生儿科又接诊了这么一位黄疸宝宝。当时送到医院来时,宝宝的状况都比较危急了,呼吸微弱,全身皮肤极重度黄染。经检查,宝宝的血清胆红素高达500umol/L,属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,需求当即进行抢救!
而且进一步检验结果显示,宝宝患有严峻G-PD缺乏症。这个病在广东、广西、湖南及江西等区域比较常见,部分中药能诱发急性溶血反应,引发严峻黄疸、贫血乃至胆红素脑病,可能有神经系统后遗症,造成了孩子终身的痛,让爸爸妈妈懊悔不已。
据了解,这位男宝宝出世第2天开端皮肤黄染,家里人也没重视送去医院看看,而是遵从家里老人、亲戚的偏方,买了某种中药煮水给宝宝洗澡“去黄”,但是宝宝的黄疸不光没退反而越来越重……
这些状况会越洗越黄
假如宝宝的黄疸符合“早、重、快、复”等状况,就要早期就诊及医治。
1、呈现早(生后24小时内);
2、持续时间长(足月儿超越2周,早产儿超越4周);
3、持续加深加重或衰退后复现,黄疸程度高(黄疸值大于同胎龄同日龄重生儿平均值第95百分位);
4、有高危要素(如本家免疫性溶血、G-6PD缺陷、窒息、显著的嗜睡、体温不稳定、败血症、代谢性酸中毒、低蛋白血症等状况)。
这些状况的黄疸会严峻损害宝宝健康,需求积极有用的医治。
其中关于G-6PD缺乏症,有清晰的饮食、用药禁忌:
1、中草药:除了必须隔离的各种蚕豆以及蚕豆制品,一些中草药也不能服药,如珍珠粉、金银花、川莲、牛黄、腊梅花、熊胆、保婴丹等。
2、慎用退烧药:去痛片、阿斯匹林、使痛宁、奎尼丁、安他唑林、小儿退热栓、左旋多巴、安痛定等。
3、禁用消炎镇痛药:消炎痛、甲芬那酸、保泰松等。
4、其他禁用药物:利眠宁、甲基多巴、利福平、奎宁、氯霉素、氯磺丙脲、大剂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等。
母乳性黄疸这样做!
还有一种特殊的黄疸是母乳性黄疸。
通常产生于纯母乳喂食或以母乳喂食为主的重生儿,一般生后1周呈现,2周左右达到高峰,然后逐渐下降。如有持续母乳喂食黄疸可持续4~12周;若停母乳喂食,黄疸在48~72小时明显衰退。
重生儿生长发育好,并可以在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,当总胆红素值<257umol/l时不需求停母乳,>257umol/l可暂时停母乳3天,改人工喂食,黄疸值下降后可持续母乳喂食。当总胆红素值>342umol/l时则家用光疗。
宝宝黄疸不可怕
已然黄疸并发症这么严峻,那是不是所有黄疸的孩子都医治才不会呈现后遗症?其实风声鹤唳也大可不必。大部分黄疸程度轻,大多可自然衰退,不需求特殊的医治。
一般重生儿黄疸多在出世后2~3天呈现,3~5天进入高峰期,5~7天逐渐减轻,足月儿最迟不超越2周,早产儿不超越4周彻底衰退。
有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重生儿科杨冰岩主任再三提示:重生儿黄疸并不可怕,家长发现问题应及时诊治,主张由医务人员把握是否需求医治,必要时由医务人员确定医治计划,切忌听信谣言误信偏方,最终耽误病情,留下遗憾。愿遭遇“小黄人”的孩子安全度过,健康成长!